1临河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管理实施方案为健全全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巴彦淖尔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管理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运转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落实孕产妇高危筛查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掌握本辖区育龄妇女花名,流入、流出情况,孕妇身体状况,家庭及其经济状况,尤其要精确掌握高龄妇女孕情底数,建立登记簿册,与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妇数量、高危情况的沟通和联系。动员怀孕妇女及时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产后健康检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为辖区怀孕12周以内的孕妇建立健康档案,发放《母子保健手册》。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附表1)和高危孕产妇逐级转诊流程图(附表2)实施高危筛查与管理。动员高危孕妇到二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分娩。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助产机构)要设立再生育服务咨询室,加强高龄妇女健康咨询和指导,规范提供生2育力评估、备孕指导、妊娠风险提示等服务。助产机构在为高龄孕妇建立《母子保健手册》时,要认真询问既往生育史、难产史、避孕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要在每次孕期保健检查时进行高危筛查,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识别高危孕妇和新生儿,特别加强高龄孕产妇和剖宫产后再孕妇女高危因素的筛查,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加强高危新生儿访视,及时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本人继续妊娠的危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切实加强孕产妇风险管理。二、落实高危孕产妇首诊负责和陪护转诊制度助产机构对高危孕产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建档管理,详细登记孕产妇信息,在《母子妇保健》手册上标注“高危妊娠”评定标记,同时报告区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助产机构识别出高危孕产妇超出自身抢救条件与能力时,或产程中出现滞产、难产等紧急情况都应按高危孕产妇逐级转诊流程图,立即转送至临河区产科急救中心(临河区妇幼保健院)或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将有关情况上报临河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急救领导小组)。在转送病情不稳定的高危孕产妇时,应选派有急救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护送,护送的医务人员应准备好详细的病情摘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3结果,并与接受转诊的急救中心及时进行沟通。若高危孕产妇情况危重不便当时转送或需要上级技术支持的,遵循边抢救边报告的原则,由急救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安排,组织专家到现场参与并指导抢救。三、落实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高危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辖区高危孕产妇,定期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动员、督促孕产妇及时诊治,对高危孕妇进行动态管理,将评分在10分以上者及时报区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将助产机构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于及时跟踪随访。对有高危因素没有治疗的或病情严重的,动员到临河区产科急救中心(临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或及时报告急救领导小组。四、建立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我区根据服务水平和综合抢救能力,确定临河区妇幼保健院为我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和产科急救中心。区妇幼保健院要加快救治中心建设,并与辖区内助产机构建立急救绿色通道,接收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转诊和救治。同时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与市医院及各旗、县的危重救治中心之间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转诊救治网络要覆盖到所有助4产机构,确保有效衔接和绿色通道畅通。五、提高危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