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1)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注意】我国已经制定了一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其中,《消法》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保护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或者接受服务的。【补充】还如《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计量法》、《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商标法》等法律和《物价管理暂行条例》、《关于认真解决商品搭售问题的通知》、《部分国产家用电器“三包”的规定》、《广告管理暂行条件》等行政性规范文件。这些法律法规政策,都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以及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等,也体现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组织机构1行政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注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对经济行政的管理机关,它既要管理社会的一般经济活动,如管理市场秩序、经营登记监督(对哄抬、操纵物价进行制裁管理)、商标监督等,也要调查、处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和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它有关行政部门如审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等,都可从不同方面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工作。【材料分析】中新网2004年3月12日电,据统计,2003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消费者申诉75.44万件,调解成功66.5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44亿元。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⑵司法机构——和、人民法院【思考】目前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讨公道的情况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⑶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注意】消协是一个保护消费者权益,调解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纠纷的社会组织。1984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成立。3)舆论监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介用心爱心专心【注意】大众传播媒介即电视、电台、报纸等。由于其受众多,且舆论本身的力量又大,所以,借助于传播媒介来监督、揭露、批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效果很好。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解决的途径(板书)【图示】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或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分析】P92页“议一议”中,某消费者打公用电话被多收1.2元钱,打官司值不值得。【讨论】据《经济日报》报道,一位执拗的山东汉子,因吃黑木耳导致呕吐、腹泻,他经历半年,从山东到北京,到福建,南查北找,追根溯源,找质检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投诉消协、法院,锲而不舍,依法维护了自身权益,终于端掉了制假窝点。请问这位山东汉子的做法值不值?为什么?【例题】某顾客凭借自己丰富的商品知识和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到几家商场购买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然后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连连得手,获得了较高的赔偿金。对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有人为之叫好,认为这是合法合理的正义行为。有的人则认为,该顾客这种知假买假索取赔偿的做法,动机不纯,是投机行为,把商界搅得不安宁,破坏了经济秩序;不是真正的消费者,而是刁民;买假索赔所得的收入属于不正当收入,应当没收……请问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2)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板书)用心爱心专心【例题】某顾客在家电商场花数千元购买了一套DVD设备,在使用时不慎将设备摔坏。该顾客到特约维修部修理时,维修者提出,DVD设备是消费者自己摔坏的,要收修理费。该顾客表示不理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认为DVD设备是在“三包”有效期内,维修者收取修理费是不合理的。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识记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掌握解决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消费者一方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和守法。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