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进出细胞适用学科生物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120知识点生物膜的通透性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应用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了解生物膜的通透性来解释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2.掌握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运用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半透膜)2.知道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3.说出生物膜的结构,从结构中理解其功能4.学会分辨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没中方式的特点教学难点1.生物膜的结构,对流动镶嵌模型的分析,该模型中各部分的功能2.选择透过性的原理3.物质进出细胞的每种方式的特点以及图形的分辨,掌握每种方式典型的代表物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以及细胞个体的代谢是透过什么方式进行的呢?这些方式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代表物质,都是遵循规律的。而这些方式也都是依托于细胞的膜结构,想要知道这些方式首先就要先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课就来复习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二、复习预习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探究半透膜的渗透作用。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50℃~65℃),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三、知识讲解考点1生物膜的通透性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分析1.实例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功能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和种类不同3.选择性吸收的原因分析(1)内因——遗传因素①不同生物DNA不同导致载体中种类差异性和数量的饱和性从而进行选择性吸收。②植物吸收的离子种类和数量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不成比例。③植物对同一种盐的阴阳离子的吸收存在差异(2)外因——影响呼吸的生态因素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导致呼吸作用从而导致ATP的生成,影响主动运输②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导致呼吸作用从而导致ATP的生成,影响主动运输4.根对离子吸收的曲线模型(1)氧分压与根吸收的关系①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根吸收离子的速率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加快。②BC段表示当氧分压增大到一定值时,根吸收离子的速率不再随氧分压升高而加快,这是由于根吸收离子还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关。(2)根吸收离子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①曲线AB段表示在一定离子浓度范围内,根吸收离子的速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②曲线BC段表示当离子浓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根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这是由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决定的。③曲线CD段表示当离子浓度过高时,将会使根细胞失水,从而影响根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使离子吸收速率下降。易错点分析:①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浓度梯度的,而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②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其结构基础为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饱和性和竞争抑制现象。③高浓度的盐、醋、糖等溶液能使细胞脱水而死亡。杀菌也是这个道理。考点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应用(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现象。(2)发生条件:①有一层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构成渗透系统,故可发生渗透作用,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3)当外界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