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教案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小车下滑的时间备课时间:开学第十六周,上课时间:第十七周一、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高度与间数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小车下滑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4、重点、难点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二、复习过程.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认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展示图片从17岁以后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的身高情况(1)自身比不同年龄平均身高情况如何?(2)男、女孩不同年龄身高的比情况如何?(3)大致的描述青春期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一).例题讲解P189课本图支撑物高度10203040506070小车下滑间4.233.002.452.131.891.711.59(1)表格中的数据告诉你什么?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小车下滑间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间,随着H逐渐变大,T是如何变化的?(3)H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90,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二).议一议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1)如果用X表示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怎样变化的?做一做P190随练习(三)课堂小结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四).课后作业:A组:《课时精炼》等第一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总课时:0.5课时,执笔人:王义福,使用人,宋兵第一课时,备课时间:开学第十六周,上课时间:第十八周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要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和相关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达到让学生对简单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要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性质。难点了解等要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源于它们的对称性。二、教学过程.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2、认识等腰三角形及它的记法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一).折纸活动1、步骤(1)分别在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上折顶角、底角的平分线(2)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否重合2、问题(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2)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吗?(3)底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吗?做一做P227随练习(二).课堂小结1.谈谈你的收获2.说说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三).课后作业:《课时精炼》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