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鲁教版VIP免费

七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1/3
七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2/3
七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3/3
1.1、探索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还分别存在着两边相等和三边相等的特殊关系。那么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研究的问题:勾股定理。看课本章前的图文P23前的文字,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P27读一读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数学家)。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24图2一1并回答:1、观察图2一1,正方形Ⅰ中有个小方格,即Ⅰ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正方形Ⅱ中有个小方格.即Ⅱ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正方形Ⅲ中有个小方格,即Ⅲ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发问。3、图2一2中,Ⅰ、Ⅱ、Ⅲ中各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4、你能发现Ⅰ、Ⅱ、Ⅲ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老师板书。正方形Ⅰ的面积+正方形Ⅱ的面积=正方形Ⅲ的面积。二、P24做一做再再看课本中P24图2一3,图2一4完成课本上的填表提问:1、图2一3中,正方形Ⅰ、Ⅱ、Ⅲ之间有什么关系?2、图2一4中正方形Ⅰ、Ⅱ、Ⅲ之间有什么关系?3、从图2一l、2一2、2一3、2一4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老师总结: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三、P25议一议1、图2一1、2一2、2一3、2一4中,你能用三边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直角三角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四、P26想一想: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指的屏幕的宽吗?那它指的是什么呢?(我们通常说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同时由于荧屏被边框遮盖了一部分,所以实际测量时有误差)五、随堂练习P261、2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方法,为此,可设计下列三组具有梯度性的练习:练习1(填空题)已知在Rt△ABC中,∠C=90°。①若a=3,b=4,则c=________;②若a=40,b=9,则c=________;③若a=6,c=10,则b=_______;④若c=25,b=15,则a=________。练习2(填空题)已知在Rt△ABC中,∠C=90°,AB=10。①若∠A=30°,则BC=______,AC=_______;②若∠A=45°,则BC=______,AC=_______。练习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6cm。求:(1)高AD的长;(2)△ABC的面积。五、作业1、课本P27习题2.11、2、3六、板书设计课题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课堂练习七、教学反思:本节内容重在探索与发现,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与交流。适当的练习以巩固所学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些内容还需在后面的教学内容在加深加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教案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