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考纲要求]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3.特异性免疫(b)。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a)。5.免疫接种的应用(a)。6.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a)。7.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a)。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考点一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1.人体内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物理屏障是指皮肤(如角质细胞)和内脏器官等管道的黏膜;化学防御,如油脂腺分泌的油脂。(2)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①炎症反应: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②从毛细血管钻出的细胞: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3)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主要由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参战)和体液免疫(主要由抗体参战)。提醒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2.淋巴细胞的起源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又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起源和分化如图所示:3.抗原与抗体(1)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既可以是外来异物,也可以是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含有的特异性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MHC。(2)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1)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3)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5)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6)所有的抗原均来自体外(×)(7)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8)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可以对付所有病原体的免疫(√)通过表格比较免疫细胞的种类、来源和功能种类来源功能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使抗原降解成肽并与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分泌多种蛋白质或白细胞介素-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胸腺中发育)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识别并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或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快速地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使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记忆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识别抗原,在二次免疫中快速地分化为效应B细胞命题点一非特异性防卫1.(2018·宁波十校联考)一些血浆蛋白对病原微生物的破坏反应,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A.笫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血浆蛋白对病原微生物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选B。2.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A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A细胞为巨噬细胞,A项错误;该过程表示巨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吞噬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项错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多数情况下,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D项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