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不等式的解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明确不等式的解是在某范围内的所有数。(2)通过学习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使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过程,自主探索不等式的解集等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对不等式解集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不等式?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二、探索新知实验:将如下重量的法码分别放入天平的左边。请大家仔细观察,哪些砝码放入天平左边后能使天平向左边倾斜?如果砝码重x克,要使x+2>5,即:天平左边放入x克砝码后使天平向左边倾斜。那么这样的x应取什么数?这样的数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3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不等式x+2>5的解集。由实例概括出不等式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不等式x+2>5的解集,可以表示成x>3,它也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8.2.1所示。同样,如果某个不等式的解集为x≤-2,也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8.2.2所示。说明:图8.2.1在表示3的点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这一点,表示大时应往右拐;图8.2.2在表示-2的点画黑点表示包括这一点,表示小时应向左拐。三、小结1、什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它与方程的解有何区别?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优点?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不等式的解集有两种表示方法:(1)代数式表示法(2)数轴表示法数轴表示法的步骤:(1)找点(2)标心(3)画线2、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不等式变形,并渗透类比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实验和探索不等式性质1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好处。教学重点: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1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1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1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不等式?2、什么叫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与解不等式有何区别?4、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有何区别?5、方程有哪些简单变形?二、探索新知提出问题:一个倾斜的天平两边分别放有重物,其质量分别为a和b(显然a>b),如果在两边盘内分别加上等量的砝码c,请同学们猜一猜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再把砝码c拿出来呢?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归纳得到: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a-c>b-c(a、b、c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母。)提问:你能用文字语言加以叙述吗?得出结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例1解不等式:(1)x-7<8(2)3x<2x-3解:(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7,不等式的方向不变,所以x-7+7<8+7,得x<15(2)不等式的两边都减去2x(即加上-2x),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所以3x-2x<2x-3-2x得x<-3提问:这里的变形,与方程变形中的移项相类似,你能说出不等式变形的“移项”该怎么进行吗?相当于x-7<8,得x<8+73x<2x-3,得3x-2x<-3这就是说,解不等式也可以“移项”,即把不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不改变不等号方向。三、小结1、不等式性质1的内容是什么?2、应用不等式性质1进行不等式的简单变形,可否采用解方程中的移项方法解不等式,应注意什么?不等式的简单变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不等式性质2、3,将不等式进行简单变形。(2)通过不等式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不等式性质2、3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