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营养成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和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重点:维生素的来源及缺乏症。难点:举例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课;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了不同果蔬中维生素的含量不同的结论,在该实验中通过组间分工合作,既避免了操作的偶然性,又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的方法,确保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采用问题导学,使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维生素的作用不同;最后以歌谣形式增加记忆。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出示黄金搭档、钙片、加碘食盐等实物。提出问题:同学们吃过、见过或听说过这些物品吗?知道它们的请举手。它们是补充人体内的什么物质?学生讨论回答:1、黄金搭档是补充锌、钙、铁、硒等2、钙片主要是补充钙3、加碘食盐主要是补充碘出示维C银翘片实物。提出问题:同学们吃过、见过或听说过这种药吗?这里的维C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这里的维C指的是维生素C)进一步设问:你知道维生素C它有什么作用吗?有人服用钙片后再查还缺钙,为什么?引入:钙、维生素C是人体内的必需的无机盐和维生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有关的内容。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常见的物品,逐步引导、激发学生想探究有关知识的欲望。二、探究新知(一)维生素提问:维生素顾名思义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元素。你知道哪些维生素?学生列举: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讲述: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现在已发现的维生素有几十种,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不同果蔬中所含维生素的量相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一个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提问: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学生回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出示四种水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些果蔬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作出假设。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大组分5小组测定同种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课件出示实验的原理、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维生素C有一个重要特性,它能够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果蔬提取液越少,则此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反之越少。学生检查自己的材料用具后按照方法步骤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温馨提示:1、过滤时要将果汁沿着玻璃棒倒入!2、滴定时一定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1研磨2取果汁3过滤4量取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5边滴边振荡6滴定记录结果:组别第一大组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四大组水果草莓猕猴桃圣女果橙子小组12345123451234512345滴加量978897788614161315131210101110平均值8.27.214.210.6得出结论:猕猴桃、橙子、圣女果、草莓四种水果中,猕猴桃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表达交流:分析一下,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⑴.高锰酸钾溶液用量是否准确。⑵.是否边滴加边震荡,边观察,褪色后立即停止。进一步问:如果每一组都完成这四种水果的测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还会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出:⑴.是否用同一滴管滴果蔬汁。⑵.使用滴管滴加第二种汁液前,有没有用清水将滴管洗净,并用吸水纸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小结。同学们分析的比较全面!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不同的,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有许多,但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难免的。如:1、一滴提取液量的多少2、提取液本身的颜色设计意图:通过组间分工合作,既避免了操作的偶然性,又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表达能力。2、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6页表3.1—1,完成表格。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皮肤干燥、脱屑、夜盲症、干眼症等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稻、麦谷物、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