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第一环节自主复习知识梳理示意图图解归纳总结示意图图解图文转换点拨归纳总结图文转换构建答题模板归纳总结图解示意图第二环节真题演练第三环节纠错补漏三维设计练习纠错本第四环节教学反思课时跟踪检测(十五),评析、总结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一、教学目标考试大纲::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试说明:二、教学考点考点1.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三、教学过程(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名称地形判断依据背斜未受侵蚀,成为山岭;久经侵蚀,形成谷地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未受侵蚀,成为谷地;久经侵蚀,地形倒置,形成山岭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背离运动张裂区—裂谷或海洋相对运动碰撞区—高大的褶皱山系[温馨提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2.断块山(1)断层(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位移类型表现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3.火山(1)形成: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2)组成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这里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以降低线路坡度以地质构造示意图来掌握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1.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典题示例](2015·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审答规范培养]————————————————————————————————————————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岩层①~⑧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且其年代由老到新。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C(2)A————————————————————————————————————————1.(2015·福建高考·节选)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解析:选A由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故X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X地属于河谷地带,故该地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背斜谷,A项正确。(2015·山东高考·节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