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VIP免费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1页
1/2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2页
2/2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知识】: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情感】: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学习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学习难点]生物膜的流动性。[知识建构]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实验结论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万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两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得得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20世纪40年代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观察细胞膜1959年罗伯特森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假说)静态的统一结构: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60年代人们质疑:静态使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如: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生物膜的研究发现膜蛋白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1970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绿)和人细胞(红)融合实验。现象: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桑格、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部分或全部嵌入、横跨(贯穿、覆盖、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二、糖被:1、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2、作用:1)保护和润滑: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2)识别作用三、糖脂: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