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培养基和无菌技术[学习目标]1.简述培养基的种类、成分及配制原则。2.说出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3.简述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知识点一培养基知识梳理1.培养基的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培养基的分类(2)\s\up12(按成分)3.培养基的营养组成(1)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1.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能被微生物利用吗?提示:不能。凝固剂只起到凝固的作用。2.如何通过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判断微生物的同化类型?提示: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以无机营养为主;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以有机营养为主。3.为什么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提示: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大体相同,主要由C、H、O、N、P、S等大量元素和Fe、Mn、Cu、Zn、B、Mo等微量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典题分析题型一培养基的成分及种类分析[例1]下列关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解题分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不需要加碳源,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不需要加氮源,A错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培养基可有不同的种类,如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之类,B错误;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里加入琼脂等凝固剂配制而成的,但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水不能制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D正确。答案D知识拓展1培养基的成分①培养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能不同,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不需要加入碳源。②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和能源。③微生物需要补充生长因子,是由于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2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入琼脂,呈液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连续培养;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琼脂,容器放倒不致流出,剧烈振动时破散。主要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固体培养基加入的琼脂较多,呈固态,主要用于微生物的鉴定、分离、计数等。(3)培养基的配制原则①目的要明确:配制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的培养基种类,因为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②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③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知识点二无菌技术知识梳理1.目的: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主要内容(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3.主要方法——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对象操作空间、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1.为什么常选用70%的酒精作为消毒剂?提示:70%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原因是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变性过快而凝固成一层保护膜,酒精不能渗入其中;浓度过低,杀菌能力减弱。2.进行无菌操作时,如何选择消毒和灭菌?提示: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