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3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高一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消费的实践行为已经比较充分,并已形成自己一定的消费观,但良莠不齐,有些明显不当。部分学生甚至过早地把自己放在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而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因此,要引导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看待纷繁复杂的消费世界,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教学方式的选择用生动、新颖的材料,真实的事例来吸引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采访对话、启发思考、讨论、辩论、自我测评、欣赏感悟。3、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多媒体、电脑、音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四大消费原则。懂得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懂得设计一个消费计划。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提高认识复杂消费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消费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用心爱心专心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确立环保观念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消费原则从而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教学难点适度消费。教学流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创设:1、播放录像:内容为对中学生消费现象的调查。2、你购买商品时最注重的是:A、价格、质量与功能B、与众不同C、美观、别致D、别人有我一定要有E、其他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同学们之所以做出的不同选择,反映了同学们的不同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情景创设:多媒体显示四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识进行选择性的回答问题,能够做到尊重差异、用心爱心专心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选择四种消费心理的其中一种,说说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各有利弊,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我们所倡导的,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对我们中学生危害最大。(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情景创设:播放FLASH动画。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评价动画中主人公的行为。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动画中主人公的消费行为是不理智的,那么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理智的消费者呢?2、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情景创设:追求住房的宽敞和舒适,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果超出自己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而进行住房消费,那将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后果呢?(图文并茂)张扬个性。教师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四种消费心理,同时在分析四种消费心理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选择运用“房奴”的例子是因为这是当今中国大城市的热点,能够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借用课用心爱心专心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房奴”的做法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