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实践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及其特性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016年T28单选2014年T31单选2017年T28单选2015年T26、T27单选2014年T33单选2013年T31单选2016年T28单选2014年T37(1)探究,趋势分析:根据近五年高考形势分析,本课考点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从试题看更加着重对时政材料的分析提炼,要注重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归纳。备考指南:2019年高考考生对本课考点要高度重视,关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征和认识论的原理归纳及运用,对比唯物论和认识论注意区分。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________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________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________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③实践过程的________也是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指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2)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着认识发展;(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________。(1)任何认识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不为实践服务,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考点三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________观同________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________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要求人们要坚持真理。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点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认识的反复性内涵: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到________、再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认识的无限性内涵: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