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苏联的经济改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到苏联解体所经历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二、学生分析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高中阶段的学习应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服务未来的作用。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创设新的历史情境,设计新颖的问题,将枯燥的知识点变得趣味性足一些。三、教学目标1.识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2.理解苏联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3.体会改革的复杂、艰难与曲折,总结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导入〕用PPT播放视频“红场的见证与思索”,该视频具有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有利于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苏联经济改革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过程〕关于“人物性格说”,PPT展示有关说法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增加思维含量,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小结〕在《在路上》的背景音乐中,PPT滚动播放苏联历届领导人的图片和“曲折”、“艰辛”、“复杂”、“勇气”、“失败”等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达到高潮。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用PPT播放视频“红场的见证与思索”看、思插入视频讲授展示ppt看、听、思、讨论插入音频、图片、表格、漫画探究展示ppt讨论、发言Ppt训练Ppt展示表格填表格Ppt评价Ppt展示回答Ppt建构Ppt展示构建体系Ppt小结PPT播放音频看、听、思插入音频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整体构思——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主线,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的公民意识;教学环节——以“辉煌与黯淡”、“固守与突破”、“亡党与亡国”三个篇章,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中理解苏联经济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经验教训。力图通过基于历史发展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的讲述,围绕典型材料和有意义问题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感悟改革家勇于探索、敢于开创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姓名马光贤单位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