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材分析从内容来看,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时间、主要条件、成就。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其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有很多。我们教材在这方面真是惜墨如金。在地位上,本课处于第二单元第8课,与前面的第5、6、7课在教学内容上互为整体,上下联系。又与后面的中国近代经济有因果关系,又与政治史、文化史内容相连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学生分析1、从知识基础和能力看: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拓展和初步形成,且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图片、材料来说明历史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学习,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2、从认知规律来看,本节课内容理论性不是很强,学生容易理解。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依然保持着对感性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情景创设、历史图片、史实资料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三、教学目标目标一:文明史观看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应用于生产。2、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通过情景创设加以巩固。目标二:现代化史观看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1、知道垄断组织的含义2、结合导学案,对照课本自主梳理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通过图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及实质。3、结合材料分析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目标三:全球史观看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1、结合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2、联系本单元前三课的知识,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目标四:生态史观看革命——负面影响和启示1、通过图片,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由此得出启示“发展经济要和保护环境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掌握图片式材料题的解题技巧。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使用的技术:PPT制作技术、制作思维导图、录制课前学习微视频2、如何使用和使用效果:(1)教学导入环节运用历史图片配以音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时,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展示,学生直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而加深印象。对垄断组织的影响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则是通过补充原始材料,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3)在本节的课堂小结部分,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4)在课堂评价环节,通过实物投影仪、扫瞄技术采集样卷,有的放矢地讲评。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课堂导入课间大屏幕滚动播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片(包括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卡尔·本茨和世界上第一辆奔驰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配以音乐,营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气氛,为上课观看并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会声会影制造成vcr播放最好,也可以用PPT切换打下良好的基础讲授新课目标一、文明史观看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以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召开,孙中山对这次世博会的评价为背景创设历史情境,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