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1、高考中的地位:必修二这一模块涉及中西两大领域、围绕经济与科技两大线索展开论述,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三次工业革命历来是高考的重点。2、本书中的地位:(1)、从专题内容结构来看:本节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最终环节,是本专题的落脚点。(2)、从影响来看,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使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带动了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对电气时代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只停留在感性了解,其理性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学生对历史普遍没有重视,基础较差。鉴于此,我设计了历史情景,整合各项资源,采用探究方法加以指导,力争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且在授课中精细有度,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其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三、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2、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3、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和影响。重要活动包括直观演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以此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我通过演示文稿,插入一些图片、视频,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进而达到加深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学习成果包括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史实,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视角,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究、评价、建构)导入播放爱迪生图片,配上解说词:“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欣赏、体验、感同身受暴风影音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结合英国率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演示文稿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播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片结合教材及图片让学生主动概括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演示文稿研讨、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史实,列表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演示文稿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和教材史料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演示文稿构建知识网络方法指引亲自动手,绘制一幅知识网络,可以使树形图,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等方式。演示文稿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第一篇:行成于思忆一亿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10分钟),思一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由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通过第一篇的学习,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