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复习目标:1.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2.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复习重点、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性质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维生素1、维生素的作用。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C。2、维生素C。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二、微量元素1、人体中微量元素:FISeSiZnMnFeCoCuMoVCr2、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3、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体铁缺乏时引起缺铁性贫血,同时一些含铁酶活性降低,造成智力发育障碍。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典例剖析【例1】(广西化学2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溶液的I2溶液进行滴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8O6+I2C6H6O6+2HI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取10mL6mol·L-1CH3COOH,加入100mL蒸馏水,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放置冷却。精确称取0.2000g样品,溶解于上述冷却的溶液中,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0.05000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褪为止,共消耗21.00mLI2溶液。(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解析:反应原理是用碘氧化维生素C,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当维生素C被碘氧化后继续滴入碘溶液使淀粉溶液变蓝。由于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实验操作中应避免氧气的进入。答案:(1)煮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溶液的O2,避免维生素C被O2氧化,冷却是为了减缓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与液面上空气接触时被氧化的速度。(2)=92.40%【例2】(上海)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和溴水反应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解析:从维生素P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有四个酚羟基,具有酚的特性,与溴水反应,与碱反应,故ABD正确,中间六元环,非苯环,分子中只有两个苯环。答案C。【例3】牙齿表面由一层坚硬的Ca5(PO4)3OH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5Ca2++3PO43—+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受腐蚀,其原因是。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办法:。解析:根据题示信息,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Ca5(PO4)3F的溶解度比Ca5(PO4)3OH更小,故当F—存在时,有利于Ca5(PO4)3F的生成,又由于它的质地坚固,所以能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若增大Ca2+或PO43—的浓度也有利平衡向矿化方向移动。答案: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所以加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速腐蚀牙齿。5Ca2++3PO43—+F—==Ca5(PO4)3F↓。增大Ca2+或PO43—的浓度。【点评】这是一个贴近生活健康知识的试题。一方面考查化学知识,同时提供了爱护牙齿的方法。这种结合生产,贴近生活。问题是命题的方向。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