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这个世界的音乐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个世界的音乐”是指动物们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它们有节奏、有规律,有的如小夜曲般悠扬婉转,有的如交响乐般气势磅礴。在作者看来,这些声音之所以可以称之为音乐,是因为它们跟人类的音乐一样,并不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即不是为了传达特定的、实际的信息。作者通过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通俗幽默的笔调,用音乐把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联系起来,揭示了音乐的本质特征。虽是一家之言,但表达了先进的生命观、生态观和社会观,在科学和经济繁荣的社会里,对存在傲慢与麻木、自私和短视、面临拥挤和污染的人类社会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携带(xié)骷髅(kūlóu)戛然(jiá)鱼鳍(qí)上颚(è)缥缈(piāomiǎo)萦绕(yíng)蟾蜍(chánchú)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征募:招收募集。领地:占有的土地。和弦:音乐术语,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迄今:到现在。冒昧:言行不合地位、场合的要求,多用作谦辞。2.近义词流逝·流失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失,多用来指时光等抽象的东西。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者被风力吹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多指具体事物的失去。3.相关成语戛然而止:形容一下子停住。三、文学常识1.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的《细胞生命的礼赞》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2.《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深邃,信息庞杂新奇,文笔生动幽默,是当代科学小品文中的大家手笔。四、名篇名句诗文中描写动物声音的诗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剖析:“聊以慰藉”以较轻较低调的口吻表达了内心的安慰感:毕竟还有人重视生物声学“须得”更表达出一种欣慰。2.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剖析: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其中大部分声音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描述动物世界,却模拟人类社会的情形,用“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来比拟大自然发出的无意义的声音,表达效果幽默生动,既有对人类的善意的调侃,又保持了和大自然平等的姿态,并把这种态度贯穿始终。3.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但音乐还是有的。剖析:“看起来”含有否定意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有的研究结果是不认同的,而认为鸟类的声音中“还是”包含旋律优美的音乐。“还是”一词照应了“没有多少时间”,虽然显示了低调的态度,但语气是毋庸置疑的肯定——“还是有的”。4.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剖析:拟人化的描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形象,亲切感人。揣测性的语言描述出一幅美景,把读者引入其境,让人体会出画眉的人情味。这段语言文学色彩极浓,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和文学性。二、重点语段1.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像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嘈杂声,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剖析:文章开头从人类的声音说起。随着通讯系统的日益发达,人类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中的大部分更像噪声,是没有意义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