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离子反应本课时的内容是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典型的电解质(酸、碱、盐),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也能够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而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够从微观上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思考建立离子观,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模型,能够利用该模型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在离子反应的研究中体现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的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反应,复习初中盐的溶解性表,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用具。【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了将所有的化合物分为两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将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分别溶于水,得到两者的溶液,再将两个溶液混合,最后将混合后的溶液蒸干,我们将得到什么固体呢?【讲解】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理解氯化钾与硝酸钠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那么将上面的混合溶液蒸干不就应该得到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吗?但是实际实验的结果是得到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钠、硝酸钾四种盐的混合固体(具体物质的多少由溶解度决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我们来开始这节课的学习。【板书】离子反应【实验】向盛有2mL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填写下表现象分析Na2SO4和BaCl2的电离方程式混合前两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白色沉淀Na2SO4=2Na++SO42-BaCl2=Ba2++2Cl-Na+、SO42-、Ba2+、Cl-Na+、Cl-【讲解】通过上面的实验及其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四种离子(Na+、SO42-、Ba2+、Cl-)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SO42-和Ba2+结合为BaSO4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中的Na+和Cl-并未参与反应,只是剩余在溶液中。【设疑】上述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Na2SO4+BaCl2=BaSO4↓+2NaCl)【讲解】对于上述的化学反应而言,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发生如下过程:SO42-+Ba2+=BaSO4↓。【讲解】由上,我们可以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实际是以离子形式发生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设疑】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同学们能不能解释一下,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呢?氯化钾和硝酸钠混合溶液蒸干为什么得到四种盐的混合物?【讲解】根据离子反应的概念,可以分析出在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是钾离子和氯离子,在硝酸钠溶液中存在的是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混合溶液中就必定存在上述四种离子。将溶液蒸干时,阴阳离子结合为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显然我们无法控制哪个阴离子与哪个阳离子结合,所以一定会得到四种盐的混合物。这说明,在溶液中电解质常常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理解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应该深入到微观领域,从离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板书】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的概念:【投影】离子反应的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板书】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方程式:【投影】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讲解】离子方程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从这节课开始,同学们需要从离子的角度来理解溶液中电解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