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本单元主要讲述的内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教材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课涉及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的重大问题,是学习本册教材的关键内容之一。本课分为三部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分别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二、学生分析在高中阶段的必修Ⅰ和必修Ⅱ模块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以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史实。高三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自主阅读与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且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分析历史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将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三、教学目标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引导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随着欧美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发展。随后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进行侵略扩张政策,到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市场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场所,扩大海外贸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一)导入情景:视频:《摩登时代》片段设问:这部电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场景,引出课题。此环节利用电影资源,形象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在讲授环节,大量运用史料、图片、量表等技术资源。使用这些技术资源主要是为了更形象的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和掌握。如展示新技术和新发明、新机器的图片,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使用了量表、图表、史料等手段,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认识,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体系建构学生自行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相互补充和完善。然后老师多媒体展示标准的结构图,并根据结构图指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最后学生背诵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以达到知识巩固的效果。多媒体展示巩固练习。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视频《摩登时代》观看视频多媒体展示讲授新课:探究设计问题:英国工业革小组探究和展示幻灯片展示命的背景?讲授新课:自主学习设计问题: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蒸汽机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新兴部门?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组织形式?展示图片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幻灯片展示讲授新课:研讨设计问题: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小组研讨,代表发言幻灯片展示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展示材料、图片和量表。小组探究,黑板展示,组长讲评幻灯片展示讲授新课:自主学习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和影响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幻灯片展示课堂巩固展示习题学生自主学习幻灯片展示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本课以问题为导引,以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为主线进行讲授,线索明晰。2、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