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角度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的原因。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福利国家”的影响。知识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时期”的出现(1)时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2)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3)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滞胀”时期(1)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2)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3)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1)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的联合或融合。(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知识点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3.发展过程4.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6.评价:对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福利制度的实质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1知识点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影响: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新经济”的出现(1)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形态。(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3)内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4)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史料一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①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摘自《世界当代史》[解读]①处说明英国政府在二战后对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思考]英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策略?【提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史料二但是几乎在所有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②……这样的计划采取的是引导和指导的形式,而不是强迫的形式。——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解读]②处说明西欧国家采用干预指导的方式发展经济。[思考]根据史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模式的共同特点。2【提示】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相结合,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发展历程: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特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4.积极作用: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