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能列举、描述、辨识氯气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2.能说明氯水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3.能说明次氯酸的性质。1.能根据氯水中的微粒种类和性质,预测氯水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测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2.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氯水的性质,以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氯气泄漏自救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大型游泳池为什么用氯水来消毒?氯气有什么样的性质?氯水呢?完成下列知识点你就会明白:1.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1)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Cl-,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存在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NaCl、MgCl2、CaCl2的形式存在。2.氯气的发现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制取了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3.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氯气4.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与非金属反应,如与H2Cl2+H2=====2HCl,苍白色火焰。实验2-7的现象(3)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4)与碱的反应:①与NaOH反应——制漂白液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②与Ca(OH)2反应——制漂白粉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比较气体密度、比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知识点二次氯酸的性质与次氯酸盐的性质“84”消毒液为什么和洁厕灵不能一起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结合课本完成下列知识点:1.HClO不稳定,氯水使用时要现用现配。2.NaClO+CO2+H2O===HClO+NaHCO3Ca(ClO)2+CO2+H2O===2HClO+CaCO3↓微判断(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易得电子表现强非金属性。()(2)Cl2在与金属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3)任何物质的燃烧必须有O2参与。()(4)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6)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答案(1)√(2)√(3)×(4)×(5)×(6)×微训练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在氯气中剧烈燃烧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与铁反应C.光照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答案B2.有Cl2气泄漏时,人应该站在高处,这是利用Cl2下列性质中的()A.黄绿色B.密度比空气大C.有毒D.较易液化答案B3.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水蒸气。完成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消除事故隐患,图中D处应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B、C对比现象可看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从事故隐患考虑应是尾气未被吸收,应将剩余的氯气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答案(1)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2)吸收气体A中的水蒸气B中的布条不褪色,C中的布条褪色(3)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微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的燃烧反应,都是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通过H2在Cl2中的燃烧,你对燃烧的条件及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提示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学习任务1氯气的性质【情景素材】2017年5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导致该公司现场员工及附近人员中毒,周边群众1000余人被紧急疏散,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入院治疗。由于氯气泄漏事故具有扩散迅速、防护困难、毒性极强、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只有全面熟悉氯气的理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