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五单元中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影响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求知欲较强,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学生在初中对经济全球化已有所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课前预习学案和微课程下发自主学习的学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表现和作用已经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部分作用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在针对其特点、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列举: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表现。归纳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问题。运用: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实质和展望。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学案自主学习,提出疑难。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体验历史。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探究,史料运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四、教学环境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R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下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案和微课,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4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利用漫画、图片导入新课观看漫画、视频,体会文艺复兴的背景PPT视频探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PPT,学生可以回看,暂停课前微视频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互评PPT展示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学生观看微视频后,微视频运用所学小组交流,展示成果建构体系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学生自主建构学案训练学生完成提交网络问卷星评价小组评价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题目选项评价老师板书小组长汇报分数网络评价平台,数据分析研讨疑难,当堂解决明确讨论疑难题目,必讨论,个性化疑难学生讨论展示解决疑难历史启示和感悟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PPT作业,学生历史思维训练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完成训练公众网络平台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1.学案前置导学,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通过合作学习,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4.学案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