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中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上承第8课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下启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有一定初中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已有所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但缺乏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因此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列举:工业革命的成就。归纳理解:工业革命的原因、特点。运用: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预习,提出疑难。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辩证分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应利用科技造福人类。四、教学环境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选择课件《工业革命》部分内容,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课前自主预习,提出问题,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成就?根据课件提供的角度,完成反映工业革命特点的表格;依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2、课堂上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形成正确的历史评价方法,辩证地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工业革命,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3、引导学生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视频观看视频,体会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PPT视频探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PPT展示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学生讨论后展示成果建构体系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图训练做《同步练习册》相关题目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评价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题目选项评价小组长汇报分数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学生的提前预习、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通过合作学习,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4、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节省了一些板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灵活运用,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