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课从三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即过渡时期(建国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探索过程中既有成功之处,也不乏失误;但不管什么时期都应该客观的认识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能力。通过情景设置,达到情感交融,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历史。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研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图片,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总结能力。3、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史料研读、制作图表、深化认识、延伸现实。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未来脑智能教学云平台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图片(表)展示:1)在【导入环节】展示《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部分)》图片,引导学生概括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并导入新课。2)在【你相信吗】、【倾听历史的声音】【反思历史】环节中引入一系列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历史结论,做到论从史出。2、视频编辑:播放《百年中国》中的《百年俱兴》片段,让学生体会经济恢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3、自绘图板:学生自己绘图,增强认识。4、候课音乐知青歌《我们这一辈》.mp3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出示图表及问题)图表:《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部分)》问题:此图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出示考试说明学生观察图表概括并回答问题图表展示考试说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劫难讲授【播放视频】《百年俱兴》片段,让学生体会经济恢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过渡到下一问题。学生体会经济恢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视频编辑通过【你相信吗】、【倾听历史的声音】一系列图片展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具体的表现,得出后果(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示图片,让学生形成视觉感知,通过对比得出历史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图片展示【反思历史】通过【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系列图片对比得出教训。【过渡】【出示图片】1957、196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对照图自主探究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自绘图板制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自己动手绘制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加深对本课的认识研讨出示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学生概括总结)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进行总结后再通过【昔今对比图片展示】师生共同再进行下一个方面的总结学生概括总结,学生感悟到老师考虑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细心是可以做到分析问题全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建构对本课进行小结,同时整理好板书学生通过简单的板书整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形成知识体系板书设计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三年过渡时期(1949-1952年)2、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3、中共八大(1956年)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5、国民经济调整(1960-1965年)6、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原因、表现)(1967、1968年)7、经济的复苏(1971-1973年)8、批林批孔运动(1973-1974年)9、经济的回升(1975年)10、再度混乱(1975年以后)练习出示【练兵台】部分的练习题学生迅速完成小练学案运用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评价对学生练习的正确率及绘图情况进行汇总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