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胶体[明确学习目标]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同素异形体。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学生自主学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同素异形体(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3)举例:O2与□O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②举例: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组成(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9种分散系。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1)Fe(OH)3胶体的制备制备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1.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法的意义何在?提示:运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提示:不一定,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3.悬浊液中的微粒直径均大于10-7m吗?提示:否,悬浊液中含水分子,其直径小于10-9m。4.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得到Fe(OH)3胶体吗?提示:否,得到Fe(OH)3悬浊液。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正确理解同素异形体这一概念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不是化合物,同素异形体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与某一物质发生化合反应时可得同一化合物。1某气体经过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批注点拨][答案]D[练1](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D.C60是一种碳的单质答案BD解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C60等,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则该物质只含碳元素,但属于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单质,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不同B.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C60和P4互为同素异形体D.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B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A错误;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C60和P4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同素异形体,C错误;H2O和H2O2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D错误。知识点二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1.基本概念(1)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有的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有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3)纯净物:只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熔、沸点。(4)混合物: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熔、沸点。2.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与“包含”(1)并列关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酸与碱、盐。(2)包含关系:纯净物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