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专题教案邛崃二中向启顺611530新闻背景材料:材料一“湖广熟,天下足”,中部不可谓不富庶。“得中原者得天下”,中部不可谓不重要。武昌城头的枪声,推动古老民族走向共和。“汉冶萍”的烟火,催生了华夏大地上的新文明。材料二近年来,以革命历史纪念地为旅游目的地的红色旅游在华夏大地方兴未艾,这些红色圣地以其独特的革命历史内涵,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和深刻的历史变迁吸引着广大游客。材料三2008年1月中旬以来,华中、南方以及华东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雨雪冰冻灾害使人们的目光投向了中部。教师简介:以上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共同地域特征是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与重要的农业区。如果说率先发展的东部和开发中的西部是中国的两翼,那么,正在崛起的中部就是华夏大地的脊梁。中部地区厚重的历史积淀,悠久的文化,丰富的人文遗产,将是中部崛起过程中的一笔重要无形资本。——今天,我们就对时政热点进行历史专题复习——投影展示专题学习目标。专题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并掌握中部地区的相关历史。(二)过程与方法:讲述法、阅读法、讨论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部崛起的学习认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把握时代脉搏。(教师引出:课前,我已布置各位分省收集归纳中部地区的相关史实,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中部崛起这一专题。)知识链接:一、古代的中部——中华文明的摇篮(一)中部地区是中国古代政治活动中心1.(请以河南为例说明)中部地区曾长期作为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城):1)河南安阳:商殷。2)河南洛阳: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东都3)河南开封:后周、北宋。4)河南郑州:三皇五帝时代2.“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明:中部地区是统治集团长期争夺的战略要地,是战争频发的地区。请大家在自己归纳的史实中找到战争史实说明。(教师注意对中原的讲述: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注意:讲述时展示中原形势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主要集中在中原(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中原:三家分晋等)2)辽、金与宋的争夺: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二)中部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之一1.安史之乱之前:黄河中游(中原)长期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史实:略。1)曹魏:纺织中心:襄邑、洛阳;造纸中心:洛阳。2)隋朝:东都洛阳是当时闻名世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界的大都市。3)唐朝:手工业中心集中在中原地区(洛阳、汴州是黄河中游的大都会;巩县是唐三彩中心;宋州、毫州是纺织业中心等)洪州(江西南吕)是全国造船中心。)2.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产粮食区。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部地区南方经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原因。答:变化:江南农业开发地域逐渐拓开,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成为重要产粮区。趋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主要原因:(1)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2)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4)北方战争不断而南方相对稳定等。(三)古代中部繁荣的文化:(通过两道选择题展示。)1、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风格的是下面哪一艺术宝库的特征?BA、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B、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C、甘肃敦煌的莫高窟D、四川的大佛石刻2、下列与楚文化有关的有:C①屈原的诗歌体裁②《御龙图》③妇好墓出土的玉凤④《妇女凤鸟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近代的中部——中国近代化的发祥地之一(一)中部地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源地之一(请学生列举中部地区的近代工业。)1.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设的安庆内军械所;张之洞在湖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