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生物生物教学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途径的反思教学反思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自然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具体目标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往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存和学会做事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引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否则情感教育就会苍白无力。一、通过进行对比实现目标案例一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爱,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讲计划免疫意义时,教材中只有一句话:“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一句话对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说显得有些苍白。可以从教材插图“江泽民主席给儿童喂脊髓灰质炎糖丸”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来分析,从小到大注射过哪些疫苗,如果婴儿出生不进行计划免疫,会有什么后果?再展示几幅传染病爆发图片、非洲贫困儿童的图片,经过比对,同学们自然就感受得到生活在我们国家是幸福的,婴儿一出生,医院就给与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怀。二、通过实验探究实现目标案例二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护环境,不乱扔废弃物,节能减排教学反思:现在环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我们教育小孩从小要爱护环境,不乱仍垃圾,垃圾要分类等等,可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光是语言教育是肯定不够的。教材中安排两个模拟实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是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例如各种机动车的尾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没见过算,也不知道酸雨到底有多大危害。实验中,让学生用水和醋酸配置成“酸雨”用来浇灌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酸雨可以使植物死亡。而废电池是每个同学家里面都可以找到的生活用品,那废电池又有哪些危害呢?同样是进行实验探究,用废电池浸出液来浇灌植物幼苗,植物同样死亡。在这两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酸雨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很大。同时也认识到汽车尾气、煤燃烧、废电池中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大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三、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现目标案例三: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艾滋病,关心、正确对待艾滋病人教学反思:在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中安排了艾滋病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能认识并说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教材中有一段文字对该病进行了说明,同学们看完内容能很好的完成知识目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谈“艾”变色的,更别说对一群只有十几岁的小孩,他们对艾滋病的真正了解又有多少呢?当我问他们如果你们遇见了艾滋病人会怎么做呢?很多同学说跑,还有人说不敢跟他接触。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了解来源于资料或者其他人介绍,特别是对艾滋病的后果认识较多,但不清楚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实现在有很多关于艾滋病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中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用多媒体方式形象的展示给同学们,特别是“共用卫生间、蚊子不会传染艾滋病”等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让他们清楚认识艾滋病,能正确看待艾滋病及其病人。四、通过角色扮演实现目标案例四:八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