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分析浙科版必修3一、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学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的教法为直观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法相结合。2、学法指导①观察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进行学习。②分析讨论法:指导学生通过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③比较法:指导学生通过对同类问题的对比进行理解和记忆。三、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四、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了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基础知识,但对这些知识还处于识记阶段,本节课就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五、教学策略本节课可以从“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然后引入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及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并充分利用17页思考与讨论中的内容让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注重与物理知识衔接,讨论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从而把物理知识引入生物知识,更好利用前概念促进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注重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结合,促进突触结构的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材内容较少,需要回忆初中知识,并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从生活中的实例和感受出发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把学生反思、谈论,教师引导、总结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