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应该辩证一、教学提纲(一)何谓辩证思维1.“解剖”性认识事物的必要性。2.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3.辩证思维的含义。4.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二)整体性地思维1.整体性思维的含义。2.整体性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的关系。3.整体性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4.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观。(三)动态性地思维1.动态性思维的含义。2.动态性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3.系统思维是对辩证思维动的丰富和发展。4.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5.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6.辩证思维与相对主义的区别。7.学会辩证思维的意义。二、结构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本框的逻辑结构本框负载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阐明辩证思维的含义以及学会辩证思维的必要性;用心爱心专心二是概括辩证思维的主要特征;三是界分辩证思维与诡辩论、辩证思维与相对主义。1.何谓辩证思维将普遍联系着的对象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各种关系,相对地独立起来、区别开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认识事物的必要环节,但若局限于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把这种思维方式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就是形而上学,就不能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和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由此,辩证思维才显得十分必要。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整体性地思维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具有整体性特征的辩证思维具有哪些功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具有这种特征的辩证思维。3.动态性地思维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具有动态性特征的辩证思维具有哪些功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在辩证思维中如何正确地处理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区分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相对主义(二)本框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1.何谓辩证思维(1)探究活动。这部分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里问题的答案是:事物以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我们认识事物,既要分别地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和发展,才能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实践,实现预期的目标。2.整体性地思维(2)探究活动。这部分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领会辩证思维对“此”与“彼”的处理方式。这里问题的答案是:在上述事例中,“有用”和“无用”的转换启发我们:“非此即彼”是有条件的,“此”与“彼”是相互依存的,不是不可改变的。3.动态性地思维用心爱心专心这部分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3)此探究活动。旨在强调我们应该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这里问题的答案是: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实际存在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也就是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第二个探究活动。(4)此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辨析辩证思维与诡辩论。这里问题的答案是:这个人是在偷换概念,进行诡辩。在“没有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不会因为没有他而悲伤”中,“没有这个孩子”是指本来就没有这个孩子。在“这个孩子夭折了,就等于没有这个孩子了”中,“没有这个孩子”是指原有但失去了。可见,前后“没有这个孩子”的意思是不同的。这个人把它们当作相同的概念使用,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而故意混淆概念是一种诡辩手法。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