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及其优缺点,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具有这些特点?它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完全一样?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进行新课: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板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板书)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板书)特征之一: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板书)【探究一】阅读课本P96页的案例,思考:(1)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的误区何在?生1: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生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只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师:对,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照样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而且必须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特征之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板书)【探究二】阅读课本P97页的案例,讨论:(1)近几年,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生1:我国已取消了农业税,减轻农民的负担。还有是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等。生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特征之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板书)用心爱心专心【探究三】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安排了许多基础工程项目,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能够开展这些工程项目?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生1: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富裕起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家有能力支持西部开发。生2:这些工程的开工,带动了西部地区发展,为更多的地区和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更有能力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又一个特征。师:那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没有宏观调控?生3: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都有宏观调控,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做得更好、更有效。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的更有效,这是私有制条件下无法办到的。师:说得完全正确,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呢?2、加强宏观调控(板书)(1)原因(板书)师:加强宏观调控既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的需要,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2)宏观调控及其主要目标(板书)生1:宏观调控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