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编号05备课时间课题图形的平移(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平移的性质,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这一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的自主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几何语言的理解能力,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图形平移性质与平行线之间距离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作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形式活动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活动初探1、在课本19页上动手操作后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平移作图时引导学生注意其关键是找到原图上关键点经过平移后的位置)2、得出结论: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得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3、练习1:△DCE经过平移得到△AB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移的距离就是△ABC与△DCE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B、平移的方向就是A到D的方向C、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E的长度D、平移的方向就是C到B的方向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及时练习,迁移新知二、深入探索(在此题基础上变形:①图中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是②若AB=2,则CD=,若∠ABC=35°,则∠DCE=°)练习2、课本21页练一练1独立思考抢答完成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知识,迁移知识;运用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活动实践1、作图并用刻度尺测量距离①点A与点B的距离②点P到直线m的距离2、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3、作图并用刻度尺测量距离:两条平行线a、b的距离4、练习1:课本21页第二题练习2:在梯形ABCD中,AD∥BC,AD=1.2cm,BC=3cm①用三角板实际量一量梯形的高;②计算梯形的面积。观察思考合作活动从旧知到新知,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何感受呢?畅所欲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小结情况,随机进行补充(要从知识、思想等多方面)小结。五、作业课本22页的2、3、4课外作业:取一个正方形纸板,如图,分成三部分,请你将两个三角形平移到合适的位置,组成一幅你喜欢的图形,并用一些比较贴切的解说词说明图案的含义。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