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一、透镜1、认识透镜及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点拨】光心是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2、透镜对光的作用(特殊光线)凸透镜(会聚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拓展】①平行光测定焦距的方法:一只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此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焦距。②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③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远,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倒立、放大、实像。为了在投影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倒立放置;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屏幕上。放大镜: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正立、放大、虚像。实像和虚像:实像(一定是倒立的):由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虚像(一定是正立的):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点拨】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u>2ff2f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小于物距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距大于物距u2f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