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筹资管理一、筹资管理概述(一)筹资的动机与要求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不断地产生对资金的需求,需要及时、足额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同时,企业因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和调整资本结构,也需要经济有效地筹集和融通资金。企业进行资金筹集,首先必须了解筹资的具体动机,把握筹资的渠道与方式,遵循筹资的基本要求。1.企业筹资的动机(1)扩张筹资动机是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追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处于成长时期的企业通常会产生这种筹资动机。扩张筹资动机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的增加。(2)偿债筹资动机是企业为了偿还某项债务而形成的借款动机,即借新债还旧债。偿债筹资有两种情形:一是调整性偿债筹资,即企业虽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到期旧债,但为了调整现有的资本结构仍然举债,从而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二是恶化性偿债筹资,即企业现有的支付能力已不足以偿付到期旧债,而被迫举债还债,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恶化。(3)混合筹资动机企业因同时需要长期资金和现金而形成的筹资动机,即为混合筹资动机。通过混合筹资,企业既扩大资产规模,又偿还部分旧债,即在这种筹资中混合了扩张筹资和偿债筹资两种动机。2.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1)企业筹资渠道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途径,体现着资金的源泉和流量。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法人单位资金、社会个人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和外商资金等六种。在筹资时应对这些筹资渠道进行分析,以了解各种筹资渠道资金的存量与流量大小;企业可以使用哪些筹资渠道;每种筹资渠道适于采用哪些筹资方式等,以便于企业充分开拓和正确、合理利用筹资渠道。(2)筹资方式是指筹措资金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形式,体现着资金的属性。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发行融资券、租赁等七种。筹资时也要对筹资方式进行分析,以了解各种筹资方式的法律限制和金融限制;各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高低和财务风险大小;各种筹资方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等,以利于企业选择适宜的筹资方式和进行筹资组合。(3)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筹资方式可以适用于多种筹资渠道,也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同一渠道的资金也可能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还必须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两者的合理配合。3.企业筹资的要求(1)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筹资必须正确预测出资金的需要量,制定一个资金的合理界限,使资金的筹集量与需要量达到平衡。既防止资金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发展,又防止资金过剩导致资金使用效果降低。(2)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筹资时应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与筹资政策,考虑各种渠道的潜力、约束条件、风险程度,综合考察、分析各种资金成本率和投资收益率,求得最优的筹资组合,力求以最少的资本成本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3)合理确定企业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一般是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构成的。负债的多少要与自有资本和偿债能力的要求相适应,既要防止负债过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过大,偿债能力过低,又要有效地、合理地运用负债经营,提高自有资本的收益水平。(二)筹资的种类企业的全部资产分别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组成。各类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由于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因素造成企业对流动资产的需要也呈滚动性波动。这种随企业生产经营的波动而不断增减的流动资产通常称为波动性或临时性流动资产。但是,在正常情形下,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低谷,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以供日常所需,这种必备的流动资产通常称为永久性流动资产。波动性资产主要靠筹措短期资金解决,永久性资产主要靠筹措长期资金解决。依据长、短期资金的相对比重,可以划分出三种类型的筹资模式。1.筹资类型划分的假设条件在划分筹资类型时,我们有两点假设:(1)同一行业的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则其资产收益率越低。从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间的关系来看,也可以表明,流动性强、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