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县区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XX省XX县区是温家宝总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联系点,总理在2005年4月视察该县时,作了“要想办法解决老区人民"四难"(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的指示。为落实总理指示,加强指导,支持XX县区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司于2006年6月20-23日组成调研组,由李代鑫司长带队,赴XX县区开展调研。调研组听取了XX县区以及XX县区、巴州区、XX县区等有关市、县(区)的农村水利工作汇报,就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工作与省、市、县有关领导交换了意见;并深入乡镇、村组,考察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调查当地的饮水不安全情况,与干部、村民代表座谈,探讨尽快解决通江饮水安全问题的办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县区基本县情和农村饮水现状1、基本情况财政困难、贫困人口多。XX县区地处XX省东北部秦巴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只有3254万元,1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700元,还有14.6万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降雨不均,干旱严重。该县属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1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1174.8mm。但受盆缘山区地形影响,降水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干旱频繁。历史记载,该县经常发生严重大旱。建国后,1959年~2003年的45年间,全县共有39年发生70次旱灾,其中有20年同时发生夏伏旱。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长期受困。2、近年来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几年,XX县区开展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截止2004年底,XX县区已投入各类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资金6000万元,共建成饮水工程1.86万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119处,人工井1.32万处,累计解决了27.9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其中,“十五”期间共完成投资920万元,解决了2.8万人饮水难。人饮解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第1页共6页反响,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该县民胜镇红星村,2005年兴建了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村内又陆续开展了改厨、改厕、改路等工作,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在现场看到,农家院堂整洁、厨厕洁净,自来水、沼气等生活设施齐备,有的甚至已用上热水器、洗衣机。由于有了水源保障,村民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花和水果,促进了农民增收。对此村民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誉。3、XX县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凸显XX县区尽管近年来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大部分2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但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原因:一是该县地理条件属喀斯特地貌,降雨存不住,导致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干坡、旱梁上的大部分农户,取水十分困难。如涪阳镇聂家坝村,辖5个合作社,其中分布于河谷的2个合作社已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基本解决了问题;其余3个合作社均居于山腰,农民常年靠雨水或挑水为生。由于山高路远,一天只能挑两担水,一遇干旱,更是苦不堪言。二是石油勘探等造成水体污染,加剧了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据统计,目前该县72个乡镇中已有63个乡镇近7万人饮用水受到污染。如陈河乡母家梁村,由于上游一眼3000米深的石油钻探井导致有毒物外泄污染水体,造成周边大面积地表和地下水均无法饮用,经专家预测,影响至少达60年。周围老百姓对此怨声颇高。三是由于地下水水质不达标或缺乏必要的水处理设施造成饮水不安全。根据《XX县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目前该县共有29.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40%,其中饮用水氟超标1.45万人、饮用苦咸水1.46万人、饮用污染水6.9万人、饮用水存在细菌学指标超标、铁锰超标等其他水质超标问题2万人,饮用水用水方便程度或水源水量、保证率不达标有17.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当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3决的问题。二、XX县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思第2页共6页路XX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已将XX县区农村饮水问题列入优先解决范畴,决定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对该县予以重点倾斜,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该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