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凤城村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汇报我们凤城村地处XX县区的东郊,全村504户,6个村民小组2545人,现有耕地2227亩。近年来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三个文明一齐抓,精神文明不放松,使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艳。多次被XX市委、XX县区委授予“先进文化大院”、“文明村”称号。一、在创建文明建设中,首先从抓好班子,带好党员队伍入手,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普遍使党员、干部受到一次大教育,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性、思想工作伤风有了明显变化,整体党员队伍精神面貌大大改变。继续1坚持党员包户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全村各项工作都能上下一气,一步到位,取得成效,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形成了一种核力。靠党员干部这根纽带,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把全村人的心都连在一起。为了提高班子工作高效透明,我们狠抓廉政建设,实行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即:财务公开、审批宅基地公开、承包土地公开、计划生育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成立“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凡大的开支项目,必须有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共同商议同意后,方可执行。并在人口聚集的地方设立“支村委干部监督箱”,使每项工作都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认可,群众很满意,就这样工作透明,班子干部团结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广泛征求群众的建议。一种民主和谐的政治风气已形成。在支村委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共青团、妇联及卸职第1页共4页老干部的作用,使之成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主2力军,多年来他们坚持负责管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提倡勤俭办事,改变了我村红白事的封建陈陋旧习,出台实施了“不穿白衣,不用鼓,不大操大办,不请客送礼”等13条新规定,大家相互监督严格执行,从没有人违反。为大家节省了开支,群众十分满意。成立了“老年协会”负责处理全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病”及家庭纠纷等事务,谁家婆媳不和,对老人不敬不孝,都一一处理、调解,达到家庭和睦。还为老年人定点、定期免费洗澡、免费理发、免费体检。每年“老年节”为全村老年人举行联欢会、会餐、发放慰问品。还设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有象棋、麻将、活动器材,让老年人尽享晚年天伦之乐,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项活动在临近村引起强烈反响。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和争创“十星级文明户”竞赛活动,大力培养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每年都要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文明家庭隆重表彰。使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村进一步3得到弘扬,人与人之间的新型人际关系正在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在我村尉然成风。二、从具体实际问题做起抓实事,抓出实效让农民切实得实惠。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广大致富门路,拓宽生产经营范围,我们做好后勤搞好服务。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鼓励村民搞车辆运输队,联系活种,提供购车分期付款担保,办理劳动手续。使我村现有农用运输车100多辆,运铁、沙、焦、煤,搞客运出租、送货、送面、送奶、拉菜车30余辆,使运输专业户专心地经营他们的运输业,好多运输户买上了小轿车。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在建起百亩摩托、小车批发市场、壮大了集体经济后,又同市场协商,为我村部分农民解决劳力过剩问题,让部分地民在市场内搞装卸、清扫卫生、安全保卫等工种,使农民增加收入。建起工商贸易一条街,鼓励农民搞经商,凡在街面搞商店的经营户提供水电方便,第2页共4页现已基本形成规模,很快商贸一条街越来越红火。从而使农民人人有活干,个个把钱赚。由于我们积极为村民产前、产后支持服务,使全村运输、商贸等其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