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药事管理学》第三章中外药事管理发展概况辅导导语中外药事管理发展的历史,与人类医药实践活动相联系,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到我国古代典籍《周礼》对医药行政管理制度和责任的文字记载,证明中国药事管理有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进步与健康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结合近代欧美国家药学实践中强化依法管理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反映了世界各国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十分重视对药物的管理,以保证人们用药安全。通过对中外药事管理历史的回顾,经验教训的总结,充分认识依法管理药学事业的重要性,理解药事管理在药学实践中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正确进行药学实践活动。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药事管理一、中国药物管理具有悠久的历史(一)古代酿酒技术与医药管理我国古代对药物的管理,有着与中医药同时发展的历史,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远古时代人们发现药物有“毒”的药学实践过程起,就有意识地选择、辨别应用动植矿物用于治疗疾病。特别是夏商时代酿酒与汤液的发明,就奠定了对药物管理的历史地位。“酒为百药之长”以及“醫”字从“酉”,都说明酒与医药的密切关系。由于酿酒技术的发展,到商周时期,饮酒之风盛行,在长期的饮酒中,发现了酒的一些特殊作用,酒可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早认识的兴奋剂(小量时)和麻醉剂(大量时),因此,在周朝出现了专管酒的官吏。(二)管理史上最早的管理案例《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正是由于禹体察到了酒对人的危害,所以才有“后世必有亡其国”之论。夏商时代贵族饮酒之风愈来愈严重,以至周人灭商之后就饮酒问题颁布了严厉的禁令。周朝设立了专管酒的官吏“酒正”、“掌酒之政令”,制定了具体的行政管理与责任制度,这一记载当为中国管理史上与医药有关最早的管理案例。二、中国古代医药管理制度(一)古代药政管理始于周中国古代的药政管理始于周朝,建立了一整套医药行政管理组织和考核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注:共通供)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疮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里所说的医师,为众医之长,掌管国家医药卫生的行政事务。“医师”之下分设“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士即指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人员;府为掌药物、器械人员;史掌文书和医案;徒供役使并看护病人及制药。这里分工明确,人员各司其职,年终由医师考察其医药事务执行优劣情况,以制定人员级别和俸禄。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医药管理制度,“府”为最早专司药物管理的专门人员。(二)中国古代医药行政管理不断发展完善从周朝设立专门管酒的“酒正”和专掌药物事宜的“府”起,我国历代朝廷设置专门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掌医药之政令。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影响下和医药实践成就的基础上,中医药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原则开始建立并逐渐形成,推动医药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秦汉王朝设太医令和太医丞掌握医药之政令。“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此外还有本草待诏、医待诏、典领方药、中宫药长,尝药太官等医药职官。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太医署下设立专门的药藏局,出现了专门的负责药物收发、存储管理的人员。《通志略十三·职官略第五》记载:“药藏郎,北齐门下坊领药藏局,有监、丞各二人,侍药四人。隋如齐之制。唐药藏局有郎二人,丞二人。郎掌和剂、医药之事、丞贰之”。唐太医署既是国家最高医疗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由行政管理、教学医疗、药工等四部分人员组成。《旧唐书·卷四十四·官职三》记载:“太医署,令二人丞二人,府二人,史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