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药剂学(2)网上教学辅导第十五章制剂新技术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药剂学中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如微粉化技术、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囊化技术、纳米技术、缓释与控释技术等等,缓释与控释技术上一讲已经讲过了。这章我们重点讲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囊化技术下面是本章教学要求和重点内容。教学要求:掌握:1.包合物的含义、特点、制备及在药学中的应用2.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载体材料、分散技术和释药特点3.微囊的特点、囊材、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在药学中的应用熟悉:1.微囊大小的影响因素重点内容:一、包合技术(一)、包合物及相关概念包合物:一种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入另一种分子而形成的所谓分子胶囊主分子:具有包合作用的外层分子客分子:被包合到主分子空间中的小分子(二)、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特点1.药物与环糊精的组成和包合作用:主要是单分子包合物,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包合物。大多数CD与药物可以达到摩尔比1:1包合,若CD用量少,药物包合不完全;若CD用量偏多,包合物的含药量低。2.包合时对药物的要求:有机药物分子的原子数大于5,具有稠环结构,其稠环数应小于5,分子量在100~400之间,水中溶解度小于1%,熔点低于250℃。无机药物大多不宜用CD包合。3.药物的极性或缔合作用影响包合作用:空穴内为疏水区,非极性药物易进入,形成的包合物溶解度较小;极性药物可嵌在空穴口的亲水区,形成的包合物溶解度大;非解离型的比解离型的药物易被包合。4.包合作用具有竞争性:包合物在水溶液中与药物呈平衡状态,如加其它适当药物或有机溶剂时,可将原包合物中的药物取代出来。(三)、包合物的制备四种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溶液-搅拌法1、饱和水溶液法(重结晶法、共沉淀法)CD饱和水溶液,加药物(难溶性药物可用少量有机溶剂如丙酮或异丙醇等溶解)混合30分钟以上,形成包合物,溶解度下降,包合物定量(主客分子以固定摩尔比)析出。溶解度大的药物,包合物可部分溶于溶液中,可加某些有机溶剂,促使包合物析出。经过滤,洗净、干燥即得。2、研磨法-CD,加2~5倍量水,混匀,加药,充分研磨至糊状,低温干燥后,有机溶剂洗净,干燥,即得。3、冻干法如包合物易溶于水、不易析出,干燥过程药物易分解或变色,可用冻干包合物,成品疏松,溶解度好,可制成粉针剂。4、溶液-搅拌法未饱和的CD溶液中,加药,搅拌中形成微晶,过滤,洗涤,干燥。还可能其它方法,如超声。原理:CD极性基与药作用,不能再与水作用,故溶解度下降。不同药物,不同方法,包合率、产率不同。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方法。(四)、包合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溶出度:难溶性药物制成包合物后,可进一步加工制成注射液,片剂、胶囊等,增大溶解度、溶出度,促进吸收,提高BA,减小剂量。溶解度是药剂学上大问题;如抗癌药的溶解度问题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一些药物对光、热、空气敏感,包入环糊精后,活性基团不再暴露,提高稳定性。但活性基团未包入,可下降。3.液体药物的微粉化:可得到包合物固体,具有固体的优点。4.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挥发:制备挥发油的包合物,再添加到处方中,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挥发,改善制剂的质量。比传统方法好。5.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制成阿魏油--CD后,加淀粉吸收,再装入胶囊,其异味、刺激性可明显改善。以上我们介绍了包合技术,主要包合材料是环糊精类物质,这个技术进展还是比较快,有不少的环糊精产品已经成为药用辅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剂型中,特别是注射剂、滴眼剂等,在增加溶解度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二、固体分散技术(一)、固体分散体的定义定义:固体药物分散在固体载体中形成的体系药物:分子、微晶、无定形载体:水溶性、难溶性、肠溶性类型:速释、缓/控释、肠溶(二)、固体分散体的特点(1)载体可使药物高度分散,达到不同要求;(2)亲水性材料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提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