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大理州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28日在XX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州长杨宁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州人民政府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2.2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3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7permil;。海西耕地保有量13万亩以上;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有7个月达到Ⅱ类;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重点推进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制定出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7个文件,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庄园3个、龙头企业5户,新增土地流转8万亩、增长33.9%。改造中低产田地19.8万亩,农机化水平达48.6%,粮食总产增长2.6%。新增高原特色农业基地28.3万亩,认证三品一标29个,核桃产业产值达84.9亿元。收购烟叶148.1万担,烟农总收入23.3亿元。畜牧业产值增长5.8%,农业总产值增长6.1%。教育部和高校对口帮扶取得成效,红河源、黑潓江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稳步推进,整乡整村推进工程顺利实施,6.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施146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第1页共16页农村危房拆除重建1.18万户、修缮加固1.4万户。移民搬迁及后期扶持稳步实施。洱源303地震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培训农村劳动力7.9万人,转移就业7.2万人。完成农转城6.2万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二)努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强化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220项重大项目在建172项、完工27项。编制完成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大瑞铁路、上洱一级公路、上鹤一级公路一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大临铁路、大攀铁路、滇西铁路枢纽四站段、楚大高速扩容改造、大攀高速、大理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项目173个、1894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33亿元,38件水源工程稳步推进,漾濞双涧水库等28件水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开工90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1万件。积极支持苗尾、鲁地拉水电站建设,实施风电、光伏发电项目19个,县级农网改造升级进展顺利。3个县市天然气利用建成管网100公里。移动4g网络覆盖所有乡镇,智慧大理建设加快。实施了一批社会事业项目,新建和改造校舍39.9万平方米,大理卫校迁建、州医院改扩建、州二院搬迁、州儿童医院新建稳步推进,完成25个乡镇卫生院和87个村卫生室改造建设。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基础工作。(三)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制定出台稳增长8条措施和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编制了产业布局及健康产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100项工业经济项目开工82项、完成30项,建成标准厂房21.3万平方米。稳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决关停煤矿26对,鹤庆北衙铁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25个项目建成投产,力帆骏马短途纯电动车制造等35个项目加快推进,南诏药业gmp技改等15个项目启动实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通过省级高XX县区认定。云南明阳风电等12户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企业110服务平台,扶持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50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4%。非电工业投资增长3.2%,工业增加值增长8.8%。第三产业综合管理力度加大,全第2页共16页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8%。新建改造集贸市场16万平方米,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业态快速发展,启动中国大理健康美食之乡创建。两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和六大旅游景区建设稳步实施,巍山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