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五年工作计划一、“十”期间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内外部条件)分析1、“十”期间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新阶段党的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党的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到年前是本市抓住筹办“世博会”机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十”期间,在本市XX县区与XX县区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区要以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为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人民生活大提高。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测试为手段,对质量(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安全监察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是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市、区二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质量技监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必将得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入世”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百姓生活,直接影响着各级政府部门管理经济、贸易、监督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在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应按照wto规则及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从总体上讲,要为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服务;从具体方面考虑,实施技术监督的重点应在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相关领域,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主的监督管理;服务的重点是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帮促企业强化标准、计量第1页共14页技术基础,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与产品结构,增创名牌优品,掌握和运用贸易技术规则,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构筑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让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消费,享受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因此加入wto后给质量技术监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任务艰巨、大有作为。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正确依法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的基础和保障。国务院于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切实贯彻,做到五年有计划、年度有安排。为此,在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一轮发展中,必须全面正确执行《纲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依法正确履行质量技术监督各项职责,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于民。4、提高市场监督水平,要求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取得新进展。信用是一种无形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有形财富。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基础条件之一。为保障的市场经济走向健康、成熟和国际化,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和企业的市社会信用体系的诚信系统。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工作,2003年,市委提出推进本市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任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参与该体系的建设,及时准确提供有关企业相应的监管信息,并发挥该体系的功能,促进职能工作科学、规范,提高对市场、对企业的监管水平。5、对照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差距、问题,需今后努力解决。第2页共14页――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全区质量工作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奖励(激励)制度应予重点加强,充分发挥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质量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督查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区质量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