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前言XX煤业有限公司,原名XXX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XX煤业有限公司是经2005年煤炭资源整合后,由原XX煤矿与原偃XX煤矿合并注册的新企业。XX煤矿于1996年XX月建井,1998年投产;XX煤矿于1995年建井,1996年投产。两矿井主要开采的均为二1煤层。原设计生产能力均为0.01Mt/a,2001年经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为0.06Mt/a。2005年资源整合,XX煤矿与XX煤矿合并为XX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0.15Mt/a。2010年根据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的精神以及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XX煤业有限公司被XX集团兼并重组,并注册改名为“XX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0.15Mt/a。XX煤业有限公司矿区东西走向长约3.67km,南北倾斜宽0.488~0.794km,矿区面积2.0659km2。限采二1煤层,可采标高为+225~0m。采矿证证号为“C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效期限2012年7月至2017年8月。原《XXX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由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份编制完成,洛阳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以﹝2006﹞91号《XX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对XXXXX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的批复》进行了批复。2009年9月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又在修改初步设计的基础做了《XXX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变更说明》。由于矿名变更及原XX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技改设计部分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需对原技改设计进行修改变更。2012年矿井委托XX公司编制了《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和《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设计由XX予以批复;安全专篇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西监察分局以豫西煤安监发﹝XXX﹞XX号文予以批复;根据采区编号变动等原因,2013年4月,XX编制了《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补充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XX公司以《关于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补充说明的批复》予以批复。矿井设计开拓方式为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开拓水平+182m。全矿井划分为一个XX采区:+182m水平以上为XX采区上山,+182m水平以下为XX采区下山。矿井可采储量1327.1kt,设计规模0.15Mt/a,开采年限为6.8年。设计矿井投产时,为XX采区上山,接替为XX采区下山;首采工作面为XX工作面;在XX工作面上下巷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以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替。XX首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顶板。矿井提升:主井选用一台2JK-2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1.5t非标准箕斗;副井选用2JTP-1.6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1.0t非标准罐笼。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由主、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选用FBCZNo13/55(A)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IXX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一台备用,矿井总风量为36m3/s。主井、回风井各安装金属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两个安全出口。矿井主排水泵房选用MD280-43×5型多级离心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矿井在工业广场设10KV变电所一座,供电电源为双回路,均引自XX35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采用LGJ-70钢芯铝绞线引入本矿井10KV变电所。为了更好地加快矿井建设,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减少工作失误,受XX煤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编制了《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由XX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以下资料,作为本矿井技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XX编制的《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3、XX编制的《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4、XX编制的《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补充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5、XX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委托书。6、矿方提供的矿井前期已经完成的技术改造矿建、土建、安装项IIXX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目有关明细及其它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纸。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定额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