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2.生物合成途径: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代谢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MVA)代谢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胡萝卜素类。桂皮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代谢产物:苯丙素类、黄酮类苯丙烯、苯丙酸、香豆素、木质素、木脂体。氨基酸途径代谢产物:生物碱类。3.溶剂极性顺序:乙酸≥吡啶≥水≥乙腈≥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二氯甲烷≥氯仿≥苯≥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4.分离因子β:表示分离的难易,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100>β≥10——需萃取10-12次β≤2——作100次以上萃取才能实现基本分离。5.液-滴逆流色谱(DCCC):可使流动相呈液滴形式垂直上升或下降,通过固定相的液柱,实现物质的逆流色谱分离,分配用的两相溶剂不必震荡,故不易乳化或产生泡沫,特别适用于皂苷类的分离。上行:流动相密度大。6.分离提纯: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硅胶:酸性,氧化铝:碱性),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聚酰胺:氢键吸附(+分配原理)极性非极性均适用,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羟基、羰基多的、分子小的、芳香核共轭双键多的易被吸附,分子内氢键不易吸附),用不断提高浓度的含水醇洗脱。离子交换树脂: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碱洗脱;碱,阳离子交换树脂,酸洗脱。7.苷键的裂解:酸催化水解反应:水或稀醇溶液中,与稀酸共热催化水解,酸水解易难程度为:N-苷>O-苷>S-苷>C-苷、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醛糖、去氧糖>羟基糖>氨基糖、芳香苷>脂肪苷、苷元小基团苷键横键>苷键竖键、苷元大基团苷键竖键>苷键横键、N-处于酰胺时,N-苷也难水解,水解后生成糖和苷元。乙酰解反应:所用的试剂是醋酐和酸,其反应的机理与酸催化相似,但进攻的基团是乙酰基,而不是质子,反应生成乙酰化的低聚糖,保护苷元部分的羟基。碱催化水解:适用于酯键或类似具有酯键性质结构形式存在的苷键。酶催化水解反应:专属性高、条件温和。过碘酸裂解反应(Smith裂解法):对苷元结构容易改变的苷以及C-苷的水解研究特别适宜;碳苷用Smith裂解获得的是连有一个醛基的苷元,不适用于苷元上也有1,2-二元醇结构的苷类。苷易溶于水,苷元难溶于水。8.苯丙素类:1.苯丙酸类:化学性质:苯丙酸类有—COOH,水溶性强,苯丙酸酯类的水溶性差,苯丙酸(醇)苷类的水溶性好。提取、分离:水提或者醇提。鉴定:UV法、FeCl3甲醇溶液、氨蒸气熏、Millon试剂。2.香豆素类:性状:结晶,芳香,挥发性,升华性,成苷后不表现以上性质,亲脂性,极性,荧光。内酯环:在稀碱液中水解溶解后酸化环合成游离香豆素沉淀析出,可用于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和提取分离。异羟肟酸铁反应。提取、分离:系统溶剂法(常用石油醚、苯、乙醚、醋酸乙酯、丙酮和甲醇顺次提取)、水蒸气蒸馏法(小分子,挥发性)、碱溶酸沉法(内酯环开合,可用0.5%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提取,提取液冷却后先用乙醚萃取除去杂质,然后加酸调节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色谱分离法(硅胶、聚酰胺、中性酸性氧化铝)、3.木脂素类:结构:由2—4个苯丙素单元氧化聚合而成。理化性质:白色晶体,亲脂性,光学活性。提取、分离: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提取(含水醇提取后,回收醇至无醇味后,用CHCl3、Et2O提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吸附色谱分离。9.醌类化合物:1.结构:苯醌类:对苯醌,2,6-二甲氧基苯醌。蒽醌类:胡桃醌。菲醌类:4.蒽醌类:1,4,5,8位为α位,2,3,6,7位为β位9,10位为meso位β-ph-OH酸性强于α-ph-OH(与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C=O成氢键),衍生物:大黄素型、茜草素型--色较深(助色团集中),蒽酚、蒽酮为互变异构。2.理化性质:有色晶体,游离醌升华性,小分子挥发性,苷元极性小不溶于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