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砌筑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墙体砌筑工艺流程弹线基层处理(或砼翻边)立皮数杆墙体植筋构造柱钢筋绑扎摆砖砌墙预留7天后墙顶砌斜砖浇筑构造柱混凝土质量验评2、主要施工方法2.1施工准备:2.1。1砌筑材料:(1)砌筑材料为B06级蒸压砂加气块(尺寸为200mm×300mm×600mm)(2)卫生间、盥洗、茶水等四周墙体底部浇C20素混凝土(内掺5%防水剂)300高,与墙同宽。非承重的维护砖墙采用M7。5水泥砂浆。所有砌筑墙体与混凝土墙体、柱连接且连接处的抗震构造及墙体圈梁的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砖的型号、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1.2加气砌块装卸过程中,严禁倾卸或抛掷。经验收的砖,应按强度等级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米。2.1。3拌制砂浆的水泥、砂、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均应符合规定要求.如水泥标号不明或出厂超过3个月,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建设方认质认价材料)。2.1。4砂浆,随拌随用,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浆稠度宜控制在70mm。2。1。5拌砂浆及混凝土的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饮用水).2.1。6构造柱混凝土彩用商品砼。2。1。7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通过试验确定.2.1。8墙体砌筑前,应进行排砖。2。1。9砌体施工应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设置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过长应在中间加立)。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在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构造柱位置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2。1.10砌体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采用全丁的砌筑形式。加气砌块采用错缝1/2,最少不能小于1/3搭接,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2.1.11砂浆拌合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内。如砂浆,应在砌筑前在贮灰器内再次拌合.2.2排砖方法:应墙厚为200,根据弹好的窗洞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洞口的位置适当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及门窗开启时是否影响。洞口上下对齐,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洞口上方砖墙合拢时也不得出现破活。2.3砌筑墙体钢筋:2.3.1构造柱处墙身拉筋布置见附图。2.3.2构造柱与墙身连接见附图。2.3.3墙高大于4米,在门洞口上方或中间设置混圈梁,梁高及配筋见附图。2.3.4后砌隔墙沿墙高设置2φ6@600拉结筋与混凝土柱、墙拉结,每边伸入砌筑墙内≥7002。3。5墙体钢筋应从结构混板面按照每皮砖的模数间距小于等于500高度起设置。2。4砌筑施工2.4.1墙体砌筑时,应首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三皮砖,随盘随靠平、吊直。2.4。2墙体砌筑正反面灰缝顺直光滑、平整.2。4.3砌筑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头缝宽度大于等于2公分,以保证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明缝.砌体外侧应保持平直整洁。2.4.4砌筑砌体时,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2米高度)应砌成斜槎。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槎子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2.4。5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隔皮加砌七分头砖,七分头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纵墙隔皮砌通。2.4.6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2。4.7在混凝土构造柱根部砌砖墙时,从每层构造柱脚开始,砌马牙槎先退后进,以保证构造柱脚为搭断面。马牙槎内的灰缝必须密实饱满,其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2。4。8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应是整砖丁砌斜砌。在挑檐、腰线、窗间墙等处,应选用整砖砌筑,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在受力较小的砖墙,小于1/4砖块体积的碎砖不能使用.2。4。9混凝土砖预埋时,应预埋在洞口上下180mm处,中间均匀分布但不能大于600mm.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