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的对策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徐玉麟(联合论坛·北京)当前,我们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激烈的国际大竞争,也面对着新的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下面,我仅就我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利弊关系和我们的对策谈几点想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更博大的胸怀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能否不断地了解世界,能否不断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地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暴发后,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由极盛到危亡的教训刻骨铭心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这一百几十年间,西方国家经过以蒸汽权为先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导致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时,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正处于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的“康乾盛世”。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的大变动、大转折,清朝统治者却茫然无知,反而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反对变革、蔑视科技、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江泽民同志讲“这个历史的教训刻骨铭心啊!”(二)帝国主义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中,我们党抓住帝国主义战争引起革命的大趋势,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等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引起帝国主义新一轮的对外扩张,帝国主义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激化,在20世纪中叶连续打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我国建国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惜后来偏离了方向,“文革”十年动乱使我们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三)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与前苏联东欧的剧变同样发人深省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革命开始,经济全球化浪潮开始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教,总结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改革调整,使其科技、生产力。社会化和世界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十年动乱”的历史教,提出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政策,开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0多年来,实现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实现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大飞跃,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邓小平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道路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世界各国都在考虑如何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加快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提出,要抓住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并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我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道路。(一)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力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敏锐地观察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方式、管理方法。”“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