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一、教材简析:《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二、设计理念: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入手,打破平常第一课时简单的学习生字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读文、学习生字词、感悟课文内容为一体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并创造性地设计了编演独幕剧、课文原文对照阅读等教学环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全身心的感受,激起学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4、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四、教学重点:根据中年级段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的特点,我将目标3、4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1、看看咱们班的小书柜里放满了书,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爱看书啊。大家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吗?2、四大名著是我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编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3、全班齐读。4、“顾”是什么意思?拜访。同学们注意,“顾”的最后一笔是竖提而不是竖弯钩,请大家用钢笔在课后田字格里把这笔清晰地描红出来,提醒自己不要写错。5、“茅”,大家看它的部首是——草字头。指的就是——茅草。这个字特别容易把撇丢了,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老师再写一遍,牢牢地记住它。6、“茅庐”的意思就是——茅草做的房子。7、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呢?加上人物。8、由这个故事演变到现在,“三顾茅庐”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谁来说说它现在的意思?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9、全班齐读“三顾茅庐”。(设计说明:我们班的学生课外阅读面比较广,以他们熟知的四大名著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在教学生字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地进行“顾”与“茅”教学。)(二)课题质疑,初读解疑1、学生质疑,预设问题:A、谁三顾茅庐,去拜访谁?B、为什么会三顾茅庐?C、当时情况怎样?D、事情的结果是什么?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能解决哪些问题。3、交流(设计说明:对题目质疑养成思考习惯,便于阅读时迅速抓住文章主旨,带着思考察觉读文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下面让我们再认真读读这个故事。在读故事之前,为了把故事读好,老师建议大家先把课后生字读读熟,再去读课文。自由的读课文时把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2、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2)课题叫“三顾茅庐”第一小节就交代了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他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认真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故事背景?A、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建立了基业,刘备忙忙碌碌几十年,将不过关张赵云,文不过孙乾简雍,依附刘表栖身却总遭刘表身边人排挤,刘备急需一位诸葛亮这样的大才辅佐。B、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刘表割荆州给刘备镇守,曹操有意攻打荆州,派曹仁设下乌龙八卦阵,刘备派关羽前去攻破,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识破阵法缺陷。关羽带一百精兵前去,不伤一兵一卒,得胜归来。曹操闻得徐庶的才智,又知他是出名的孝子,于是设计把徐庶拉拢到身边为自己谋事。徐庶无奈母亲被曹操所挟,在去曹营之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3)齐读第自然段(设计说明:介绍故事背景的目的有二: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二,激发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兴趣。)3、第二自然段(1)这样的形式下,刘备是多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