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承天寺夜游2VIP免费

记承天寺夜游2_第1页
1/15
记承天寺夜游2_第2页
2/15
记承天寺夜游2_第3页
3/15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执教者:白巧英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读美文解经典一、读美文解经典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温故:木兰当户织。《木兰诗》知新:解衣欲睡,月色入户()。(2)温故: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知新:欣然()起行。(3)温故: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知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温故:盖一癞虾蟆。《童趣》知新:盖()竹柏影也。(5)温故: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知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窗户高兴的样子于是原来是只罢了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院中月光如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无事:~游安静,清静:~情逸致放着不用:~置二、话闲人悟主题二、话闲人悟主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析重点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嘉佑六年(1062年),苏轼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句,苏轼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贬去汝州。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岁月悠悠,人生无常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月色(),欣然()。念(),遂()。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水中(),盖()。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岁月悠悠,人生无常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遭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拓展延伸考试失利、境遇不幸、请求遭拒绝,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呢?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月色(),欣然()。念(),遂()。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水中(),盖()。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诵佳作显诵佳作显魅力魅力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课后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