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公司总校第二中学语文创优课教案授课时间2014年11月28日授课地点音乐室授课人薛肆翠课题《使至塞上》课型比较探究课教具教材、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积累重要字词。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过程与方法: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2.抓关健词,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教学难点: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唐代名画《雪溪图》导入。二.走进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能诗善画,精通音律。诗作亦多姿多彩。素有“诗佛”之称。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一)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4.学生个读5.学生齐读(二)解一解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北部)。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将军战胜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三)品一品: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小组探讨: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孤寂、愤懑)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问一问:我来问?(五)悟一悟: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1.诗中有画2.炼字精妙3.诗的留白四.作业布置:1.当堂吟诵《使至塞上》。2.将本诗与《鸟鸣涧》、,《竹里馆》两诗在选材、意境、情怀方面作比较,体会田园诗与边塞诗的异同。板书设计构图美:烽烟夕阳大漠长河——苍茫辽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线条美:直烟曲河圆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碧水红日青烟——鲜明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