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关于环境的阐述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如果儿童被置于一个有利于他们自然发展的环境中,使他们能按自己的需要、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来行动,他们就会显现出惊人的特性和智慧。她认为,儿童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人对环境的自发的活动。所以,她说,在蒙台梭利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即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所决定。一、环境教育儿童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环境”是在她的教学法中必须强调的第一要素。她把这个环境称为“养育儿童的场所”,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构而设计的,在这个环境中,儿童的人格及成长的模式也会显露出来。因此,蒙台梭利博士认为,这个环境不仅要具备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蒙台梭利博士相信环境的巨大作用,在她看来,儿童具有“精神胚胎”,有赖于环境的保护和滋养;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吸收环境中实现的;童年的秘密只有透过开放的环境才能显明;有准备的环境是儿童教育的工具。蒙台梭利博士非常重视环境,但同时也强调,首先,环境的重要仅次于生活本身;其次,儿童成长的环境,必须由具备相当知识而且敏锐的成人来策划;再次,成人必须参与儿童生活与成长的环境。简单地说,环境必须是充满生机的,由更高的智慧所指引的场所。因此,在这个环境中,成人的参与和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她把有准备的环境比作人类的头部,充分说明有准备的环境是其教育方法的灵魂之所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方法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比传统教育方法多出了一个新的要素——环境。二、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博士在批评不适合儿童的“以成人为本位的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准备的环境”的观点。她认为,大多数儿童没有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中:首先,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越来越狭小,过去的儿童能够在身边的自然中容易地找到有趣且对发展有益的事物,而今日的文明社会却使人们与自然离得越来越远,儿童也无法在身边的自然中找到理想的活动对象;其次,儿童居住于“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身边的一切对儿童来说其规格、重量和形体都是不适宜的,难以随心所欲地操作——成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善环境,而儿童却无此能力,所以,儿童就只能无可奈何地生活在成人为他们安排的并不适宜的环境中。那怎样才是适合儿童的环境呢?蒙台梭利博士认为,适合儿童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她指出,对于3岁前的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儿童需要营养和联接母子之间的爱,因为它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她认为,婴儿只有和父母相处,学习父母的言行,才能成长并适应周围世界。而对3岁以后的儿童,则应专门创设环境,激发儿童自主活动的动机。蒙台梭利博士根据自己开办“儿童之家”的经验,提出了“有准备的环境”的标准。(一)自由的观念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才会显露他们的本质。然后,成人才可以观察儿童的兴趣和活动,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发展,随时改进环境以适应儿童的需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一种借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教师首先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安排一个“日益有趣”的环境,然后借着一件儿童自由选择的有趣工作,使儿童专注其中,达到自制、自我教育的境界。也就是说,给予儿童工作上的自由才能使儿童产生行为上的自制能力,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室自由的环境中,儿童有机会了解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短处。这种自我了解的机会也是蒙台梭利教室中的自由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二)结构与秩序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发展儿童内在的秩序感。教室中的环境应表现外部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使儿童了解、接受,并进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与智慧。经由这种内在的智慧,儿童便会信赖他所处的环境,了解自己与环境沟通的能力,也就能保证儿童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知道如何去寻找与选择自己所需的教材。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