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回味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听到的感动的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动情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动情点,通过细节书写“感动”,体验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世上有许多东西,在与别人分享的时候,总是越分越少,而有些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学生交流“两个人分享一个快乐是两个快乐,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是半个痛苦”)像这样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东西会越分越多!二、回味爱:1.感受爱:爱和快乐同在,最快乐的事就是感受爱和被爱。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让你感受到爱的温暖?(学生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呼唤出心中的这个人(学生呼唤)每天我们都在爱的温暖中快乐地生活着,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后,却忽略了这些爱我们的人,忽视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回味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事,(生一起齐读习作要求:捕捉细节,感悟真情)。过渡:听过《母亲》这首歌吗?让我们看着歌词静静地欣赏(播放《母亲》MTV)。师:听着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歌词,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母亲为我们拿书包,打花伞,给我们包饺子,擦眼泪……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包含着浓浓的母爱。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想想他们为我们做过了哪些事?学生交流小结:这些都是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现在,我们细细品味之后,心中就会溢满了温暖和感动。2.拓展爱:过渡:给我们关爱,令我们感动的仅仅是亲人所做的这些事情吗?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一组反映爱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亲情回报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社会的大爱)学生交流。过渡:是啊!同学们,图片中展现的有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小事,也有灾难降临时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抗震救灾的大事,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无论亲历还是耳闻,我们的感受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爱和感动。3.分享爱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细细地搜寻记忆中曾经让你最为感动的事,这件事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听到的,一会儿与大家分享。1学生先静静地默想几分钟,然后,把想说的先和同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三、抒写爱1.抓“动情点”感动的瞬间稍不留神就会自己溜走,怎样把它留住呢?(写下来)怎样写才能既表达出我们的感动,又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我们不妨先来阅读两则片段,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点儿启发。片段一:(看投影)(出示(1):爸爸的爱体现在哪里?(转角处的回头)这个动作让小男孩体会到爸爸的爱,也感动着男孩,这样牵动情感的地方就是动情点。(板书:点)出示(2):哪句更能打动你?为什么?(第二句,详细描写了父亲的神态、动作)(板书:神态、动作)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重点理解“悄悄”和“瞟”)师:爸爸心里爱孩子,可是又不想让孩子发现,想锻炼他的自立能力,那份看似不经意却是很有心的“回头”和“瞟”,给我们的震撼力极大。同样是动情点,却有这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节描写。(板书:抓动情点、细节描写)片段二:(看投影)爸爸走到街的转角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小男孩的眼睛里闪着泪花。当这个小男孩——我的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师小结:这篇文章不仅打动了男孩,打动了我,也感动了千千万万阅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抓住了事件中的动情点来写。2.细节描写当然,对动情点的描写并不仅仅局限于神态和动作。我们再来阅读一则片段。片段三: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我伸出一只手从姥姥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姥姥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