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童心,让孩子描绘多彩的世界——在快乐中开展主题画教育幼儿期的美术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情趣、感受、体验美的事物;让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新《纲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主,强调主动性的表现,改变幼儿被动的接受教育的方式,强调幼儿的整体性发展,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注重技能训练和表现方式。纵观我们以往的美术活动,侧重以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为主线,内容题材往往服从于学习技能的需要。这样必然导致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忽视孩子对所表现内容的感受、理解和欣赏的问题。因为孩子没兴趣,没经验,没感受,这就不可避免地束缚孩子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新《纲要》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主要是把情感融入其中。为此,主题画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开辟了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在《纲要》中反复指出艺术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通过艺术活动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现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那么,怎样在主题画活动中充分的体现这种“自由”而又让这种“自由”具有接受的可控性呢?适应当前课程课改的需要,在认识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实施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来开展主题画活动。将主题中获得的有益经验与艺术表现有机整合,将会激发幼儿更多、更美好的情感,从而使主题画更生动有趣。我在主题画教育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尝试:一、选择、确定适宜的主题,是开展好主题画活动的关键主题画是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美术为手段。可以说,主题画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比较适宜的主题。那么,如何确定适宜的主题呢?1、幼儿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主题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幼儿对某一事物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探究,他就会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也会形成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主题进行绘画,就会顺应孩子的需求,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同时我们还能从中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挖掘教育的生长点。2、在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中选择主题亲身的经验能使孩子产生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幼儿表达的源泉。只有亲自感知、亲身体验过的事物,幼儿才会综合各种感官上获得的信息,产生自己独特的、深刻的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确定的绘画主题才能实现主题画的核心价值。在主题画“美丽的春天”中,我们组织孩子外出亲身接近大自然,观察周围植物、动物以及人们的变化,体验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春天的色彩斑斓,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自己的发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孩子的创作的初期画面还是比较单调的,教师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开展美术欣赏,引发孩子不断的思考、探索,从内容、布局、色彩多方面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在让孩子们来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介绍他们眼里的春天。孩子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探索世界,表现世界,宣泄美好的情感,获得美的体验。二、让主题画活动在自由表现中实施,收获快乐的情感体验儿童美术作品是幼儿心灵的一面镜子,表达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这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折射出无穷的创造力。第一阶段:经验积累我们的主题画活动大都来自孩子的生活和经验,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他们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作为教师不仅要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还要创设各种环境,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扩展经验。我们鼓励孩子和家长广泛的收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如照片、图片、录像、书籍等,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同时尽量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以参观、旅游、劳动、游戏等方式给幼儿以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当孩子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断互补,他们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这就为表现和创造作好铺垫。第二阶段:信息...